球出手了之后,查尔斯李任由自已的身体跌到了地上,目光仍然追踪着的球,丝毫都不肯放松。
以往的查尔斯李只要出手,就绝不再留恋半分,无论进与不进,查尔斯李都是毫不犹豫地扭头就走,无论是那一次,只要出手了就是过去时,但是查尔斯李这次,却无法做到象以前那样。
查尔斯李也不知道自已为何出现这样的改变,现在比赛才只是刚刚开始,这个球也不是反超比分的关键一球,但是查尔斯却无论如何做不到对这个球无动于衷。
或许是那种越来越强大的责任感,或许是那种不甘心失败的荣誉感,让查尔斯李对比赛越来越投入。
英国之行,让查尔斯李除了认识到了世事无常之外,对人生的存在和意义还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感受。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盖棺论定”,意思就是只有当你的人生结束时,才能够确定你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是一段无聊而又无趣的岁月,还有值得铭记和回忆的人生。
无论你创造还是改变了什么,都可以说在命运的长河你激起了一朵或多朵浪花,但你什么都没有留下,那么你就是在随波逐流,任由别人拨弄着你的人生,操纵着你的命运。
当那个老人躺在床上时,除了显赫的爵位,他又有什么值得别人挂念的,儿女已经远去,老伴也已离世,真正属于他的,并不是城堡或领地,而是他的人生。
波澜壮阔也好,平静平淡也罢,都已经过去,这个时候那怕再充满后悔和恨,也于事无补。
所以,立志须趁早,努力莫嫌迟,回来以后,查尔斯李一直在思索着、考虑着自已的未来,查尔斯李不会放弃自已的娱乐事业,因为那也是对自已能力的浪费,但是查尔斯李只会把它当成自已生活的调剂,用它来点缀自已的人生,让它更加多姿多彩。
自已需要更加努力的,还是自已的篮球人生,一方面自已拥有最大的优势,常人梦想而不可得的天赋,另一方面,娱乐事业只会让自已放松和享受,而篮球却能够让自已悸动,从内心深处到全身的悸动。
篮球,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能给查尔斯李带来一种收获,而自已努力之后所换来的结果,那怕是失败,至少没有遗憾。
如果阿伦艾弗森没有离开,这种心态的查尔斯李,根本不可能跟他长久共存下去,两个人必然会爆发冲突,但是阿伦艾弗森离开了,换来了一个能够合作的安德烈米勒,查尔斯李这种责任感就能够跟球队结合到一起。
说真的,就连媒体都一早指出,查尔斯李除了复仇动力之外,还需要其它的动力来保证他对比赛的投入,不能只是在面对那些名单之内的球队时,能够表现的很好,而面对那些名单之外的球队时,就表现的一般。
查尔斯李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他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没有这个动力,确实让他不能完全投入到比赛中去,再加上当时球队的老大又是阿伦艾弗森,查尔斯李就算是想出力,也有点有力无处使。
阿伦艾弗森是一个拒绝帮手的人,身边所有的队友,都只能是他的下手,在大多数时间内,都是只能配合着他去打,这样一来查尔斯李就算是有十分的能力,也只能发挥出七成来。
忽视队友,看不到队友的努力,这是阿伦艾弗森在比赛中的最大问题,虽然他自已确实是全力以赴了,但是你不能忽视队友一次又一次的配合和无球跑动,一直让他们做无用功,谁还会全心全意地投入。
固然是你的能力和天赋让你在进攻的时候拥有较大的成功率,其它人在这方面不如你,但是这不能当成忽视队友的原因和借口。
如果你能整场比赛都终结每一次进攻,然后每场比赛也能这样,那么比赛也不叫比赛,成了你一个人的游戏,所有的队友都只是一个道具或摆设,而对手也象是npc一样。
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当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时,所有人都会偷懒,就连查尔斯李,在跟阿伦艾弗森合作的后期,也有些厌烦了,努力又如何,反正都是无用。
但是阿伦艾弗森一离开,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顿时油然而生,所以查尔斯李才这么迫切的回到了球场,安德烈米勒的威胁倒不是太重要。
而回来之后,他迅速感觉到了球队的改变,不仅是自已一个人,而是所有人,安德烈伊戈达拉打的更加积极主动了,克里斯韦伯也不再象以前那样懒于跑动了,所有人都变的积极而又努力了,纽约尼克斯队自然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