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薛湄不让安诚郡王直接收桐子仁——桐子仁有毒。
百姓们不知注意,剥完了不洗手就吃饭,可能会染病。
“……你如果收剥出来的桐子,农户们会在家里剥。剥出来的,若是有人不信邪,又没饭吃,忍不住吃一口,怕是会丢命;
再有,小孩子嘴馋,大人剥桐子,他在旁边偷吃,防不胜防。”薛湄道,“闹出了人命,咱们这事就得黄。”
出了人命,御史台能用吐沫把小郡王给淹了。
“你考虑周全。”安诚郡王道。
很快,他们就有了足够多的桐子仁。
榨油的工具,是直接买的,因为中国人在汉代就会榨油,有现成的工具、会榨油的老师傅等。
只不过,出油率比较低,程序也很复杂。
这个年代的榨油,是“木榨”。
薛湄教安诚郡王如何操作。
“一定要当心,操作的人带好口罩。”薛湄道,“桐油的气味也有毒。”
榨桐油和其他油又不太一样,薛湄把注意事项都告诉了安诚郡王。
“我要熟桐油,所以要把桐子仁炒熟,再去榨油。”薛湄道。
两天之后,薛湄终于得到了三斤桐油。
这三斤桐油,花了小郡王十二两银子——一千斤桐子,得三百斤桐子仁,炸出三斤油。
一千桐子花了十两银子,剥桐子仁、榨油师父的工钱,花了二两银子。
“咱们点灯用的油,一斤三十两银子,桐油却只一斤十二两。咱们算是赚了。”小郡王道。
薛湄看着三斤桐油,有点咋舌。
太浪费了。
若是后世的榨油机器,三百斤桐子仁,怎么也能炸出一百斤油来。
“成本有点高,拿去刷其他东西,恐怕浪费。咱们在没有更好的榨油技术之前,先用它来做油纸伞。”薛湄道。
安诚郡王:“湄儿,我上次就想要问你,何为伞?”
薛湄:“……”
这个年代,其实也有伞,只不过他们叫“盖”。
盖是不开合的,直接撑起来,上面蒙了绢布等纺织品,王公贵胄才用,遮阳不挡雨,仅仅是象征一种身份。
雨天,要么不出门,要么穿蓑衣戴斗笠避雨。
伞传说是鲁班的妻子发明的,这个只是传说。
而关于伞的最早书面记载,是冯梦龙的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的,那是明朝。所以,依照薛湄的推断,真正的伞出现,肯定比较晚。
毕竟,桐油还没有呢。
薛湄只好把如何制作伞的工艺,再告诉萧明钰。
“……咱们得请个好的篾匠。”薛湄道,“由他来制作伞骨,伞面我自己制作。小王爷,你会画画?”
“你需要我来画?”萧明钰问。
“第一把伞,将来可以流芳百世,你确定不想参与?”薛湄问。
萧明钰就动心了。
他点点头。
薛湄还想说,她需要绵纸,就是比较粗糙、厚的纸。
转念她又想到,这个年代的造纸术还在发展初期,没到特别成熟的地步,造出来的纸跟绵纸类似。
果然,萧明钰拿给她的纸,质量比较好,很适合做油纸伞的伞面。
“你先画画,我来刷桐油。”薛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