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景帝下葬
不管怎么说,这是大好事,周阳他们的心情既是沉痛,又是大好。沉痛的是景帝辞世,对于景帝,在周阳心目中既是长辈,也是君主。二者中,周阳更多的是把景帝当作长辈,因为景帝对周阳着实不错,呵护备至。
欢喜的是,景帝的葬礼会有所不同,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最有意义的葬礼了。
在历史上,不乏明君圣主,三王五帝、秦始皇,这些广为后人传颂的君主,他们美名千古流传,可是,又有哪一个能让敌国的首领前来参与葬礼,还是以俘虏的身份呢?
这是对景帝的最好告慰,景帝泉下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
有此想法的不仅仅是周阳他们,还有汉朝百姓。周阳他们一路行来,不时就会遇到欢迎的百姓。百姓既是欢喜,又是悲痛,言语间时不时就会提到景帝,当他们提到景帝时,就会沉痛无比。
周阳正行间,只见李广和程不识二人交谈甚欢,说得兴起,忍不住开怀畅笑,不由得有些好奇,策马来到二人身边,问道:“飞将军,程将军,你们在说什么?说得这么欢喜。”
“末将和飞将军在说昔日之事。”程不识脸上泛着笑容,一副感慨样儿:“想当初,我与飞将军年少时,在北地抗击匈奴。那时节,匈奴横行,不把大汉放在眼里,烧杀掳掠,奸淫之事层出不穷,我们气愤难当,率军挑战,却是找不到匈奴。”
“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骑射娴熟,来去如风,今日在东,明日在西,宛如影子,我们虽有心与匈奴大战,却是追之不及!”李广接过话头,虽是事情过去多年了,仍是惋惜不已:“说到底,就是我们的战法太落后。匈奴是骑兵,我们步兵、车兵倒是多,行动迟缓,要追也是追不上。”
程不识冲周阳一竖大拇指,赞不绝口:“对这事,我曾经与飞将军商议过,准备大量组建骑兵,无奈朝中马匹太少,有心无力。直到大帅统兵,打败匈奴,缴获了不计其数的战马,才扭转这一情势。从此以后,大汉有了骑兵,无往而不利,这都是大帅的功劳。”
这种赞扬话,周阳听了不知多少回,微微一笑道:“这都是将士们用命!”
“如今,匈奴已经给击破了,末将在想,来年宣示兵威之后,大汉将再无战事,四境升平,末将也该解甲归田了!”李广颇有些意兴萧索:“以前,匈奴强横,末将一心想着的便是打匈奴。匈奴已破,三大北患已去其二,剩下的那一个太弱,不是大汉的对手,末将用不着再占着位子,让给年轻人吧!老了,是该歇歇了!”
“是呀!”程不识对李广的感慨之言大是赞同:“末将与飞将军,虽是以击破匈奴自励,却是知道,如此宏愿何时方能实现,原本以为有生之年难酬壮志。没成想,竟是在有生之年击破了匈奴,人生若此,夫复何求?末将也不想恋栈,来年宣示兵威之后,便解甲归田,在家里弄孙为乐吧!”
他们二人统兵之初,最是汉朝虚弱之际,面对匈奴无反击之力。照当时的情形,要想击破匈奴,遥遥无期。如今,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他们满足之极,解甲归田,在府里弄孙为乐,那是人生乐事。
“大帅,你有何打算?”李广嘴快之人,微一沉吟,问道:“大帅可想过解甲归田?”
“飞将军,你莫要乱说!”程不识轻斥一句:“大帅还年轻,正是有为之时,不象我辈,老矣!眼下说解甲归田,言之太早!”
“呵呵!”李广自嘲一笑:“我这嘴,就是快点,大帅莫往心里去!大帅,末将有句肺腑之言,还请大帅一听。若有不对之处,大帅莫往心里去!”
“飞将军请讲!”周阳知道李广虽然嘴特快,却是一个直爽人,对他的性子大是欣赏。
“大帅,末将虽然读书不多,要象文人那般掉书,真不行。”李广先来一通谦逊的话,然后,话锋一转:“可是,末将也读了一些书。以末将之见,古往今来,华夏少说也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在这三千年中,虽不乏良将名将,他们建功立业,功劳之大,古今罕见。和大帅比起来,却是萤火与皓月之别,根本没法比。大帅建不世之功,立不世之业,人生若此,夫复何憾?大帅,依末将之见,来年宣示兵威之后,你不如也解甲归田,读书自娱。”
这是一番真心话,发自肺腑,周阳听在耳里,感激在心头,猛点头,道:“飞将军所言极是,我就依你。待来年,兵威宣示之后,我就向皇上上表辞官,在家里陪着公主她们,生上二三十个儿女。呵呵!”
“大帅,光这样不够,我们有空,还可以在一起打打猎,那才叫痛快呢!”程不识笑着出主意:“与大帅上阵杀敌,人生快事!再与大帅追逐猎物,亦是快事!”
“这是少不了的!”周阳眉头一拧,笑着道:“说起未了之心愿,我还真有一桩没有做!”
“哦!”李广和程不识大感兴趣,忙问道:“大帅,是何事?”
“我想,容我解甲归田之后,教书育人,为大汉培养技艺方面的人才!”周阳转着眼珠,思索起来:“如今,大汉疆域已广,正是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嘛,对技艺之学,还有些心得,做这事,还不错!”
周阳是现代人,比起汉人多的就是两千年的文明沉淀,他的所见所闻,皆非汉人所能比。若周阳能在汉朝留下星星之火,把文明的种子留在汉朝,那么,必将形成燎原之势,汉朝将会更加强大。
要让汉朝的文明、科技跃升千年,舍周阳这个穿越人士,还能有谁呢?若周阳不好好做这事,他这穿越虽然很值得,仍是有遗憾,不够完美。
在击破匈奴之后,再来传播文明与科技,对华夏的影响必将深远!
“大帅,你喜欢做老夫子?”李广偏着头颅打量着周阳,调侃道:“你得先留上一把胡须,再过上数十年,等你年岁大了,才能成为老夫子!”
“呵呵!”周阳畅笑起来:“飞将军,我说的是真的!我不是教他们知乎者也,是教他们如何制造更精良的装备,如何制造更好用的农具,还有车马之具。”
对于实用科技,周阳不见得比汉人了解得更多,可是,周阳在理论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远非汉人所能比。若是周阳把这些知识嫁接到汉朝去,以汉人的智慧,必将制造出很多实用的工具,汉朝必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汉朝虽然击破了匈奴,疆域一下子扩大了很多,这是好事,也有隐患。隐患就在于,疆域太广,难以管理。若是科技跟上了,管理就会更加方便快捷,汉朝的疆域即使再广大数倍,照样能管理过来。
这才是汉朝目下最为紧迫之事!
“真的?”李广和程不识有些不信。他们知道周阳打仗很有一手,奇诡莫测。
“到时,你们就知晓了!”周阳信心大振,暗决定,一定要把此事做好。
三人说话间,卫青、公孙贺他们也围了上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来年兵威宣示之后各自的打算。这些人中,除了李广和程不识打了一辈子仗外,余者都很年轻,来日方长,除了周阳有解甲归田之心,他们都觉得还没打过瘾,还想再打仗。
不是他们好战,实在是他们太年轻,年岁大的,还不到四十,年岁小的,才三十来岁,人生的时间还多着呢。
路上谈谈说说,倒也不寂寞,数日后,便赶到长安了。
正行间,申公前来迎接,一见面,申公滚鞍下马,三步并作两步,过来见礼:“见过大帅!”申公脸上全是笑容:“恭喜大帅,立此奇功,击破匈奴,华夏盛事也!”摇头晃脑的,赞叹无已。
“谢申公!”申公博学多才,机敏过人,周阳很有好感,飞身下马,抱拳回礼,一如既往的谦逊:“申公过奖了,这都是皇上英明,弟兄们用命,非我之功。”
“大帅,在下是真心诚意的赞扬!”申公的大拇指已竖了起来,差点把苍穹捅破:“千年的良机,一千年才有这么一回,奇功!奇功!”
这的确是千年等来的良机,朝中大臣如此盛赞,也在情理中,周阳只是笑笑。申公与众将见过礼,宣汉武帝的旨意:“大帅,皇上有旨,要你们不必去长安,直去先帝陵前。今日是先帝下葬之期,皇上已经去了,只等大帅你们赶去。”
一提起景帝,申公脸上的神色就有些黯然了,对景帝这个明君,申公非常欣赏。
想想景帝,为了击破匈奴,而奔忙一辈子,临到匈奴即将击破之际,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让人感慨万端。更让人感慨的是,他的葬礼竟然一拖再拖,一拖便是数月,是该下葬了。
周阳他们不会有异议,与申公一道,直去景帝的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