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司马考提出的这个建议,赵嘉仁的父亲被过继给太子济王赵竑的儿子,那么就等于赵嘉仁的爹拥有正大光明的皇位继承权。而赵嘉仁的老爹赵知拙年纪大了,自然得由年少能干的赵嘉仁坐上官家的大位。
这个想法绝非是司马考一时冲动,在航海行会里面大部分人都有这个念头,只是大家都不好意思直说。身为进士的司马考就给大家的愿望找了一个合理的外衣。司马考当然知道过继说是他编出来的,不过这理由比起‘黄袍加身’可是合情合理的多啦。
听了司马考的想法之后,徐远志没有评价,他问司马考了一个问题,“有了这说法之后,满朝里面便都是福建人了么?”
这一句话就让司马考豁然开朗。最初他觉得赵嘉仁愿意当左丞相,是因为赵嘉仁不好意思夺取大位。现在徐远志一句话就让司马考看到更深的层次。一旦某个组织里面都是某个地区的人,那就会盘根错节的让某个地区独大,以后想扭转这个局面就是千难万难。现在赵嘉仁若是先推出个小皇帝,他就可以把这个小皇帝当挡箭牌,让手中的权力更有平衡性。即便还是觉得赵嘉仁现在不登上大位未免太可惜,可司马考也觉得徐远志所说的非常有道理。
走在徐远志身后,司马考觉得自己的师叔真的是值得学习,怪不得同样被贾似道不喜欢,司马考是从判官的位置上被致仕,徐远志则能够干完广州知州才致仕。既然赵嘉仁都能接受左丞相的职务,想来还是徐远志的想法比司马考的想法更被赵嘉仁认同。
除了认为赵嘉仁认同徐远志的想法,司马考自己也很认同徐远志的想法。他司马考虽然被认为是航海行会里面姑苏的代表,可姑苏人在赵嘉仁手下没什么影响力,若是司马考之前一时糊涂让赵嘉仁现在登基,等于是阻碍了姑苏人晋身的渠道呢。
赵嘉仁对此事并没有说出他的想法,而且他也不想评论这等事。之所以拥立这个小皇帝的理由是,赵嘉仁完全抄袭‘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历史’。虽然赵嘉仁有不小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远没有到让人立刻跪伏的地步。既然如此,那就继续积累自己,做到水到渠成的程度。之前因为不想给别人背锅,赵嘉仁连丞相的位置都不在乎,现在多等些年就更不是问题。
也许是因为这种心态,加上在福州经营这么久,赵嘉仁从容走进屋里的时候身上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感觉,此时更像是善意的主人迎接客人的和蔼。
屋里面等候着赵嘉仁的是两年一女,文天祥、张世杰、杨淑妃。张世杰在鄂州之战的时候就参加到与蒙古的战争中,与赵嘉仁见面不多,却也勉强算是有旧。因为长期从军,张世杰晒得挺黑,看得出挺辛苦的。
文天祥的出现让赵嘉仁颇为欣慰,他挺担心这位高大的文人死在哪个不知名的地方。看得出,文天祥内心颇受煎熬,整个人也瘦了许多。
至于杨淑妃,赵嘉仁觉得她长得也就一般般。是个生了孩子的女人,有着母亲特有的那种感觉。除此之外,赵嘉仁也不适合仔细打量自己的远方侄子赵禥的老婆。几人见礼之后,文天祥说道:“赵相公,在国家危难之时你肯承担起如此重任,我觉得终于能放下心来。”
赵嘉仁笑了笑,“事情到了今天的地步,我等现在要做的只剩同心同德,打跑蒙古人。”
张世杰见赵嘉仁此时还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说话从容不迫,也不知道自己该有什么样的反应。他和蒙古人打过不少仗,少有能打赢的时候。现在福州已经没什么文臣武将,有打赢蒙古人经历的还就只有赵嘉仁一个。当然,即便是临安没有陷落之前,赵嘉仁也是罕见的拥有打败蒙古人经历的大臣。
文天祥没想那么多,他性子本就激烈,听赵嘉仁这么不温不火的回答,反倒觉得心中非常难受。他连忙问道:“赵相公。我等现在该做什么?”
赵嘉仁严肃的说道:“现在先昭告天下,国难当头,赵舒与全玖,不殉国,不抵抗,公然投敌。所以褫夺他们的帝号与皇太后称号。同时告诉天下大宋百姓,我们大宋没有灭亡,我等依旧在为抵抗蒙古的侵略而继续战斗。希望我大宋百姓要对反侵略战争有信心,我们一定可以获得这场正义战争的最终胜利!”
说完,赵嘉仁摘下了头上的帽子。文天祥本来就觉得赵嘉仁哪里不太对,现在一看才明白过来,原来赵嘉仁竟然断发明志。
当然,要是从21世纪的角度看,赵嘉仁此时的发型就是个3毫米的圆寸。虽然赵嘉仁觉得宋代人的发型真的很优雅,然而每天盘头发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洗头更是麻烦。在21世纪的时候,除了在大学时代留过长发之外,工作之后的赵嘉仁就喜欢这么一个简单明快的圆寸。终于恢复到了中意的发型,赵嘉仁心里面可是爽的很。
文天祥不知道赵嘉仁的心情,见赵嘉仁竟然做到如此地步,文天祥只觉得意气上涌,他声音颤抖的大声对赵嘉仁说道:“赵相公,我也愿断发明志,不打赢这场战争绝不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