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和铜鞮县县尉、县丞听完郭礼的计策之后,都是眼睛一亮,都非常赞同此计策。
此时王顺等人都重新认识了一下郭礼,并把郭礼这个名字记在了心中,他们此时知道了郭礼不简单,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谋略,以后的前程肯定是不可限量的。
王顺此人能在二十多岁就能当上县令,全靠朋友张辽在并州刺史丁原面前举荐,这才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成为了铜鞮县县令,就因为张辽是并州刺史丁原任从事之职,所以王顺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黄巾乱贼的动向,并在得知消息的当天就命人招集县中民壮修缮城墙、护城河。之所以王顺上报给上党郡太守动用县衙府库内的东西一定能得到上党郡太守和并州刺史府的同意,那是因为张辽的关系。
本来张辽已经向刺史丁原提出自己要来铜鞮县阻截黄巾乱贼,参与此次的平乱,可不知怎么的刺史丁原没有同意,只是让他把消息通报给他的好友铜鞮县县令王顺,让王顺做好被黄巾贼兵攻城的准备。张辽之后多次向刺史丁原提及他去救援之事,刺史丁原被张辽弄的烦了,只好跟他说这是朝中通知下来的让他们刺史府不要参与其中,说救援和平乱的事有北中郎将、尚书卢植已经带着北五校兵士去围剿黄巾乱贼了。
张辽一听就明白了,此事又是朝中的派系在作怪,这都到什么时候了还在争权。张辽也没办法去参加此次平乱,但还是用书信把这些事情都告诉了王顺,让王顺注意点,不要成为替罪羊。
王顺从张辽那得知了这次平乱大概的内幕,所以才有了马铁刚开始和王顺见面时的不愉快,王顺其实也不是笨蛋,知道和马铁他们关系太近了不好,会让有些人心里不舒服,所以他才表现的不和马铁他们合的来,王顺主要的还是想要自保,不要成为别人的替罪羊。
他在刚才听了郭礼说出的计策,他认为此次平乱肯定能成功,他心里又生起了另样的心思,要不要先跟着郭礼他们一起夺得战功,那样他的仕途在此之后就会一帆风顺,但他心里也担心,如果跟郭礼他们太过亲近,并在一起互相扶持着平乱,这样会不会破坏朝中某位大人的计策,而连累到自己。
但是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他心里又不甘心,这次平乱的战功肯定会很高,因为这次平乱,他们这边的兵力太少,黄巾乱贼兵力高达4、5万之多,如果此次以少胜多,平定了进入上党郡的黄巾贼兵,到时论功行赏,那么他至少都会成为上千石的官史。
此时的王顺心里很乱,心里正在为这次该不该和郭礼他们一起平乱而争斗着。就像一个善良天使在王顺的左边一直在说着,你一定要谨慎行事,远离是非,不要陷入到朝中的纷争之中;另一个恶魔在王顺的右边一直在说着,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如果成功了,你的仕途将会一遍光明。
郭礼、马铁、县尉、县丞等人都看到王县令已经陷入沉思很久了都没有醒来,郭礼等人此时都在等着王县令的答复,是同意使用郭礼所说的计策,还是有其他的办法。
郭礼看了看都已经在这县衙商议了一个多时辰了,再这样耽误下去,现在不知黄巾乱贼什么时候到来,如果在今天到来的话,这个计策也没办法实施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布置。
郭礼只得故作咳嗽几声,好让王顺清醒过来,让他做出决定。一时大堂中响起了几声咳嗽声音,王顺也被这声音打扰惊醒过来,王顺看了看大堂中的众人,然后开口道:“县尉、县丞你们觉得此计策如何?”
县尉、县丞这时拿不定王县令的意思,所以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顺,只不过是小声的向王顺说道:“卑职和县丞都认为此计策可行,如果此次我们参与了此次的平乱,那么也会有我们的功劳,到时论功行赏时,也有我们的好处。”
王顺点了点头,然后对郭礼他们道:“本县令与县尉、县丞商议之后,觉得此计策很好,不过到时这功劳……”
郭礼一听王顺的话就知道王顺是什么意思了,便对王顺道:“此次守卫县城,是我们选锋营和铜鞮县一起制定的计策,共同完成了此次县城保卫战,所以此次的战功我们先锋营和铜鞮县各占一半的功劳。”
王顺听到郭礼所说的话之后,便道:“好,此次我们要配合好,互相扶持守住县城不失,最好是把这次来攻打县城的黄巾贼兵全部消灭在县城之外。”